Big Data 個人化精準溝通好貼心
2013-11-22

在美國進入Yahoo奇摩首頁,每個人看到的內容會有些許差異。如果你是個行銷人,經常搜尋行銷相關新聞,這類訊息就會主動出現在Yahoo新聞首頁,不只是新聞,網購商品和網路廣告,也會依據個人搜尋習慣做細微的調整。

現在全球平均每天有8億網友造訪Yahoo奇摩網站,所累積的數據量高達140PB,此外,為精準判別個人消費行為,更結合線下消費資料,提供全通路購買的資料分析。

到底PB級資料有多大?品牌又該如何運用這些海量資料?Yahoo全球產品管理行銷部資深總監Michael Bevans提供哪些新做法?


做一對一個人化行銷
Michael一開始先定義「海量資量」(Big Data),指的是大量(Volume)、即時更新(Velocity)和多樣性(Variety)的資料集合,經過系統演算得出分析結果,能幫助品牌調整行銷策略,和打造個人化的消費體驗。

過去使用者看到的,通常是內容和廣告分離,例如,在新聞中談中東的爆炸案,但旁邊卻出現漢堡「砰」大特價的廣告,就會讓人感覺不舒服,如果利用海量資料分析,就能避免這類情況發生。

不過,個人化並不是一次到位,而是當使用者持續和品牌互動,系統會記錄他每次的參與情況,不斷修正,假如這個人是新成員,資料還不足,則會和其他人的特徵比對,提供類似的個人化服務。


廣告效果評估 超越線上點擊率
目前用來判斷網路廣告效果,都是用點擊率(Click-through rate)當指標,但是點擊率不能代表事實,海量資料才能幫助你判斷更多事情。

例如,想知道網路廣告是否帶動產品銷售,就必須比對線下消費資料,海量資料分析也可精準知道跨平台廣告效果,以作為跨平台媒體預算分配時的參考。

在面對海量資料的時代,能讓品牌更精準找到目標族群,但Michael也不忘提醒,雖然Big data能做到更多個人化服務,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回到內容,只有結合有創意的內容,才能讓Big Data發揮更大的效用。

圖1/Yahoo全球產品管理行銷部資深總監Michael Bevans指出,Yahoo奇摩以海量資料分析為基礎,不只讓新聞、影音個人化,廣告也能符合個人需求。



圖2/廣告自然地出現在搜尋結果串中,原生廣告效果加倍,根據美國研究,71%的人看了原生廣告之後,會認同品牌;32%的人則會分享廣告給親朋好友。